在上海,没有孩子的我,都教育焦虑了。
1
我对上海的感情很复杂,又爱又恨。
爱这个城市,生活便利,机会多,在这里,我遇到了这辈子的爱人,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;可是这个城市,让倒床就睡的我,经常失眠,让乐观积极向上的我,经常焦虑得头痛欲裂,呼吸着上海的空气,我都不敢真正放松自己…….
经过几年的奋斗,我和刘先生买了房子,很小,70平米,地段还可以,不偏,出行很方便,隔一条马路就是地铁。虽然每个月需要还房贷,但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,加上我俩年轻,正处在事业上升期,只要不追求奢侈品,没有任何经济压力。
刚想喘一口气,明年我就30岁了,生孩子必须提上日程了。朋友开玩笑,“不知道的以为你怀上了,用得着这么提前做准备吗?”
在上海,我就学会了一件事情,走在事情的前面,提前做好规划。吃一顿饭,我也会提前打电话预约。上海,比较好的餐厅和喝茶的地方,基本上要提前半天或一天预约,要不然不可能有位置,或者不接待你。就拿我结婚租婚纱来说,都提前预约,要不然人家不接待。
我在月子行业里待过,赶上受欢迎的生肖生孩子,怀孕2个月,就要去建卡,要不然没地方生。
教育资源的竞争更是很激烈,我的大部分朋友都比我大,他们把经验都告诉我了,结果搞得没有孩子的我都焦虑了,听下来就一个感觉,怎么那么折腾人。
原来比房子更贵的奢侈品是孩子,养孩子的钱,能在上海买一套非常好的房子。
2
我们家的房子附近没有排名很好的学校,这意味着我最多住3-5年就要搬家。要想上好学校,需要买学区房,最初我和刘先生想着现在的房子不卖了,再花钱买一个30多平的学区房,可以落户就行,再奋斗2年,经济也可以承受,毕竟现在房价平稳了。到时候,这两套房子租出去,自己再租一个大房子,搬到孩子上学的地方。
但这一决定,一部分朋友赞成,一部分就反对了,如果这样的话,不如让孩子上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,可我和刘先生是中国高考体系下出来的,对于读国际学校,未来出国这条路不熟悉,经济上没有问题,可那些文化底蕴各方面的差距,一时半会也补不上来。
再说这些学校也不是花钱就能上的,对家长的要求也很高。我忘记上海哪个学校了,面试不仅仅看爸妈,还要看爷爷奶奶,姥姥姥爷;并且妈妈最好是高学历全职太太……..
这时,第三种声音出来了,移民,只要一个身份,不一定就生活在国外,这样可以上上海好的国际学校,对了上海好的国际学校,父母一方必须是外籍身份,卢璐姐家先生是法国人,两个女儿就读的上海很好的国际学校,小孩会三国语言,法语,中文,英语。
讲真,目前,我内心最接受不了的就是移民这条路,从去年到今年,基本上快每个月都出国了,越出去越爱国,未来的机会在中国,现在欧洲经济不景气,很多老外都回国了。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,世界第一。
再说,移民这条路,也是一条非常难的路,我是没有这个条件,刘先生可以技术移民,但折腾半天,还不知道怎样呢,再说,我俩都不想在国外生活,很无聊。
想来想去,只能买学区房读公立学校或者直接私立或国际学校。不管哪条路,综合下来花的钱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。曾经以为钱不是最重要的我,直到被现实啪啪打脸。
3
人真是环境的产物,听一个朋友说,没有孩子的时候,都信誓旦旦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,坚决不上任何辅导班,但最后的结果,全部沦陷了,只是早晚的问题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我也跟着焦虑了,真正体会到上海为什么叫魔都了!多亏我学的是心理学,会觉察到自己的不正常,寻找办法缓解焦虑。
我先安慰自己,刘先生是上海户口,孩子落户是没问题了,房子有了,最不济家门口的学校是可以上的,教学质量怎么着也比我小时候好。有时候,阿Q精神也是需要的。
接下来,我就去全面地了解最真实的信息,朋友的情况适合他们自己,不一定适合我,我要去咨询一下,找到一条适合我家情况的。
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,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,但在孩子18岁之前,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还是尽量让他起点高一些,不拔苗助长,要不然就是《长江七号》了,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都是最差的,也太打击自信了,但也不能一点不作为。
这样的焦虑,对我来讲也不是坏事,提前弄清楚了,知道的信息越多,越有利于做决策。仔细想想,任何年代养育孩子,教育都是一个大问题。尤其,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发展很快的时代,整个社会节奏都很快,受影响在所难免。
小风说:行动治焦虑,行动治焦虑,行动治焦虑。最初,面对一个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时,人们都很焦虑,真正了解后,发现一步步就可以实现了。就像没生孩子的我,对于怀孕生孩子也很焦虑,积极去接触这方面的信息,去咨询专业人士,很快也不焦虑了。
你怎么看教育这个问题呢?学区房有没有必要?
*
*
-- E N D --
文章推荐